孩子做数学题的时候如何得到学习通答案,不妨观察一下,是这样的表情?
这样的表情,
还是这样的表情?
为了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一直保持第一个表情,当然是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啦。曾子曾经曰过如何得到学习通答案:“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问问老师问问百度:怎么才能提高兴趣;然后制定一个计划不拉不拉……
那么我们现在回想一下,孩子的兴趣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提高呢?“培养兴趣”这个词就如各位妈妈口中的“减肥”一样,有的妈妈不需要(希望大家都不需要);有的妈妈只是说说;有的妈妈认真在做,效果如何就不一定了。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光说不练嘴把式(都是美食的错!都是课外班的错!)
2. 坚持不下来(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
3. 不明原因的没效果
那到底应该怎么减…不是,培养兴趣呢?作为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先看一件崩溃的事:
到!底!是!不!是!
我想说:至少在低年级(三年级之前),兴趣真的是孩子学习的源泉。
想象一下,下面哪句话更可能是一个8、9岁的孩子说出来的:
A:妈妈我要好好学数学,因为以后数学成绩和逻辑分析能力非常有用!
B:妈妈我要好好学画画,因为我喜欢画画,我要当画家!
孩子的兴趣是发散的,如何得到学习通答案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他们最大的动力就是“喜欢”,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学习动力会逐渐被理性取代,只会留下一些长期的、本能的兴趣。孩子到高年级会放弃大多数的“兴趣”,除课业负担加重外,也有这样的个人原因。
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应该着力培养他们学习新鲜事物的兴趣,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某些“兴趣”发展为长期的“志趣”。这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当然不是,只不过判断能力越强的孩子越难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且孩子获得兴趣的方式会更依赖成就感而非“好玩”。但兴趣仍然是推动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阶段,培养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孩子小时重点培养多方面兴趣,让孩子充满求知欲;孩子长大了要挑长期兴趣重点培养。
说了那么多,怎么做才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看过很多案例后,给大家如下几点建议:
1. 先弄清“爱好”和“兴趣”。
教育心理学中把兴趣分为“个体学习兴趣”和“情境学习兴趣”。简单来说,前者是天生的喜欢,是持久的,后者来自外部刺激,是不稳定的。我们通俗的用“兴趣”和“爱好”来区别前后者。可能孩子某天做出来一道数学题,成就感爆棚,积极的去做更多的数学题,这就是爱好层面。爱好是可以转化为兴趣的,想象一下:家长借着这个机会,给孩子足够的鼓励,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那么至少在几个月内,孩子都会对学习数学充满热情了。因此,通过一些夸奖、鼓励,激起孩子对学习的“爱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家长能够重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儿,很有可能点石成金。
2. 引导而非传授。
做一下选择题吧:
一天,孩子望着窗外出神,不一会回头问道:“妈妈,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啊?”这时你会:
A. 啊,那是天文学的知识,是因为……。
B. 我也不知道,你学的东西多了就知道了。
C. 是啊,为什么呢?来来我们一起上网查查……。
哪种反应会让孩子充满兴趣的得到答案呢?相信大家会不约而同的选择C。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当孩子对数学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不理会会使他失去兴趣,直接传授方法会使他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习惯,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慢慢提一些孩子能回答的问题(注意一定是能回答的),让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3. 有耐心的、悉心的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开拓孩子的眼界,给孩子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无论有什么烦心事,对待孩子和他们各种神奇的问题,一定要有耐心,引导甚至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如果没有时间,至少要做到积极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多让孩子接触自然,培养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这些都会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愉悦,保持兴趣。
4. 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坚持!再坚持!
孩子的时间有限,学什么、学多少依意愿、能力而定。作为家长,不能只要求孩子坚持,而自己不坚持培养孩子的兴趣。很多时候家长会早于孩子厌烦。培养兴趣和减肥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效果总是在不经意间体现的。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祝大家身材越来越好,孩子越来越爱学~~
标签: #如何得到学习通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