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就是苦的。唯有承认苦学习通如何自己设置,并不怕苦,勇于面对各种艰苦挑战,苦便慢慢退却,让你尝到人生的甜。这一段充满人生智慧的话,是某一本书的开头。记不得书名和作者了,好像是一本外国人写的心理学的书。这开头一段给我强烈的震撼!几十年过去了,却还大致记得。
刚刚写了一篇关于学生假期补课的文章。有人感叹学习通如何自己设置:如今的孩子太苦了!平时忙功课,假期还不得歇。有人声明学习通如何自己设置:坚决反对假期补课。不!不仅是假期,平时也不能补课。有人呼吁:把假期还给孩子!还有人愤怒:如今老师“吃”孩子,政府“吃”百姓,都一个样!结论是:反对补课,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
苦,和乐一样,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作家阎连科小时候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很苦。当他看见城里下来的“接受再教育”的知青,劳动吊儿郎当,派饭来家吃自家过年也不一定得吃的白面,还不肯给自己留一口时,仇恨的种子就在心里发了芽。他不了解的情况是,那些知青在城里的生活是个啥样子。他们下乡后感到的落差是多么巨大!心中的苦有多么强烈!后来“伤痕文学”出世,阎连科对此耿耿于怀!明明自己受的苦是知青的好多倍,他们还有脸来诉苦!不知羞耻!殊不知,同样的生活,个体的感受可以完全不同。非得用自己那把尺来量别人,岂不荒唐?
苦,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标准。以学习为例。让幼儿每天学三个英语单词,学不会就上补习班。那不仅是苦,而且苦得没有意义,太荒诞。让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做一百道数学题,做不了就上补习班。那不仅是苦,还是残忍。让初中的孩子每个周末赶好几个场子补课,那不仅是苦,而且有不将孩子学习兴趣彻底打掉誓不罢休的味道。我以为,要制定法律,凡是针对幼儿的补习班一律为非法,从而保障幼儿的游戏和玩乐的权利不受侵犯。小学生可以比照幼儿的情况处理,补习班一律非法,到高年级可以有最多一小时的家庭作业。初中阶段,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培养他们个人的兴趣,自学能力,扩大知识面。这是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而设计的学习要求。如果能够实施,学习应该是不太苦的。
学习到底苦不苦?将本文第一段改一下:学习是苦的。唯有承认苦,并不怕苦,勇于面对各种艰苦挑战,苦便慢慢退却,让你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可专家却拿出“愉快学习”来愚弄学生。学生满怀希望追求愉快,好比追逐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很快就爆炸消失了。剩下的是受骗上当的感觉,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焉能不败?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长大,应该到了可以接受艰苦挑战,进入拼搏的年龄。有自学能力、有自制能力的当然不必补课。因为集体补课效率不高,不能针对自己学习的需要。自学能力不足的,发现学习跟不上,应该有选择地补课。不是全面开花,而是有的放矢,补自己的弱点。这样的补课难道有害处吗?凡是明白道理的孩子,不会觉得补课很苦,因为他们会有收获。有了收获,提高了学习水平,会给他甜的感觉!
如今中国教育最糟糕的阶段,发生在大学。大规模扩招,依然实行宽进宽出的政策,导致大学生水平大幅度下降。在本来可以给他们肩上压担子,让他们苦读几年,在专业上取得突飞猛进成果的时候,偏偏开始“放羊式”管理,要求低到连小学生都无法想象的地步。现实是,最轻松快乐的学习阶段居然是大学,这实在太不正常了!这个弊端太大,大家都明白,但看来上面却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于是,如今只要家庭条件许可,家长们争先恐后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国外接受高等教育,这实在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耻辱!
苦,对于如今的孩子,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概念了。从婴儿呱呱坠地起,不,从妈妈怀上孩子起,即使条件一般的家庭,也要倾其所有,给孩子最好的关怀。若要说如今的孩子是“泡在蜜糖里面长大的”,并不离谱。一家之中,别人待遇第几等暂且不论,而孩子总是第一等,好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不然,怎么会称他们为“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呢?
由此得出的结论很清楚:再穷不能穷孩子,那是政府该做的;再富不能富孩子,才是家长培养孩子的正道。
世界记忆法大师免费授课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靠死记硬背、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
那么请加微信:chaojiqsn5(长按复制)我们一起来解决。
标签: #学习通如何自己设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