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现代竹木结构学习通答案,现代竹木结构学习通答案我们兄妹从南北各地赶回十堰,在草绿花嫣的春天,现代竹木结构学习通答案我们相聚在故乡,心灵的喜悦和四月的阳光一起明媚。
应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因为我们离开故乡都半个多世纪,最小的妹妹离乡也已44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除了父母去世和为父母迁坟时纷纷从天南海北一起赶回外,兄妹四人就再没有齐聚过故里。
相聚的日子,除却喜悦之外,我总有一种恍惚现代竹木结构学习通答案:仿佛我们兄妹就围在父母身边,仿佛我们还是小时候,在一个锅里盛饭,在一个床上、钻一个被窝睡觉,在一个院子里追逐、撒欢……
我们一起到乡下老屋,老屋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奶奶为我们留下的纪念;我们一起到杨溪寻找响水桥,哥哥少年时代到乡下挑柴、路过响水桥时,总要停下来写生;乡友杨虎邀我们乘游艇观览郧阳汉水风光,于是,我们在江上四处寻觅耿家垭子、邓湾、茅窝、镇江塔、三门车站……
尽管这些地方已变了模样或已沉入江底,但我们记忆里一直熟悉着它们原来的样子;游艇划过宏伟的汉江一桥、二桥,我们在无比的喜悦之后倏忽升起一缕伤感——我们知道这里的水面之下,就是度过了我们童年、少年的郧阳府城。我们极目江下,企望从水底看到铺板门连着铺板门、女儿墙接着女儿墙的老街,看到我们就读的师范附小,看到帆船林立的西河码头,看到体育场旁边我们自己的家……
四月,我们兄妹一起走过了的故乡、走过了许多欢乐与难忘。而最让我们难忘的居然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全真草堂。
当我把友人李洪领邀我们去全真草堂的事告知兄弟小妹时,他们个个高兴逸然,仿佛瞬时感应到了一种快乐、欣喜。
车子开出十堰城区,与六里坪擦肩而过,径直驶往官山方向。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看到在道路左边有“武当山西神道全真观”字样的石碑。驾车的小盛,急打方向盘,车子便沿石碑一旁进入水泥铺就的村路。着中式灰色麻布上装的小盛,显得分外俊朗。他轻车熟路,盘坡穿林,十几分钟后,便在一处宽绰路段停了下来。
“前面在修路,余下几百米我们步行。”小盛说。
“前面就是全真草堂!”洪领指向掩隐在密林深处的一个山坳。
当我的目光越过层层碧绿、望向远处林木遮盖的几间瓦屋;当我旋身极目四野,看到层峦叠嶂中的那一处安静的孤独,一种莫名的惊悸和喜悦刹那间一起涌来——这是怎样一个寂寥神秘的去处!
我们小心翼翼走过一段石板路小径,越过稀疏枯立的篱笆竹木,抬头一望,镌写着“全真草堂”木匾的门亭,便赫然在眼前屹立。
像莘莘隐士的一个微笑,如谦谦君子的一声问询,竹木篱笆旁箫箫凌立的草堂门亭,在走近它的瞬间,我便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异样的相握、相惜。
走进门亭,一片绿草地盎然茵茵,草地一侧两株巍然峨然的银杏树,绿荫婆娑、苍然天宇。洪领说,这两株银杏树已有一千余年树龄。我们兄妹在一阵惊愕、震撼和欢呼之后,便把这千年的古老拥进了怀里!拥进了怀里!拥进了怀里……
拥抱着这走过了唐、宋、元、明、清的古老生命,仰望那几十米高空处的虬曲、苍郁,我们心中充满敬意。什么样的风雨沧桑能如它们那样千古阅尽?什么样的荣辱得失能如它们那样淡定接迎?
古银杏树对面的山岭苍翠碧绿得让人心醉,它们峰峰向南倾身朝向金顶。披挂着浓浓绿装的山峦秀峰,如匆匆赶路的朝圣者,在万山丛中一列屏立,在向一个神圣的高处“前行”……
古树、青峰、草堂、门亭,此刻都成为我们拍摄不尽的影像背景,更成为我们心灵深处荡漾逶迤的神秘与美丽。
带着满心浸滢的喜悦和清新,我们走进了土墙青瓦的草堂。
走进草堂,就走进了一种古朴、清雅、幽静。无论是盘坐榻垫品茶,还是围坐厚重的原木长桌听琴,抑或是翻阅书阁里的文史、医药古籍,我都有一种别样的心旷神怡。
走进草堂,方知这片寂地位于武当山天柱峰西北部的西神道上,历代川陕香客就是在这条大道上叩拜、朝顶。隋唐以来就不断有隐逸之士在此修真悟道,明永乐皇帝大修武当,以全精、全气、全神为念,于此建全真观。
走进草堂,方知十堰青年陈峰永、聂东、洪领三年前结庐于此,他们在这片千年文化的废墟上,把荆棘丛生、满目疮痍的三间牛圈租下,“去杂草、除瓦砾,加固墙体、翻盖屋顶,打井引水、开荒种菜。餐风露宿,历时一年”,抢救并修复了这密林深处的一个精神文化的隐地。
此后,在这个院子里,在古银杏树下,常有修道人来这里传道、授业、讲经;
此后,在这个院子里,在古银杏树下,总有三五相知来这里读书、创作、研习;
此后,在这个院子里,在古银杏树下,总有艺术之人来这里写字、作画、摄影;
此后,在这个院子里,在古银杏树下,渴望清净之心灵就在这里静静体验生命真谛;
此后,穿麻布灰衣、戴斗笠的聂东、峰永、小盛就在这里种茶、种菜,在深山老林采药、收蜜,做九蒸九晒的“九制黄精”……
离开草堂很久了,我总有一种心绪无法从草堂收回。每每打开电脑或手机,观看那日十堰摄影家朋友乔全德先生为我们拍下的草堂留影——那绿色山野无尽的曼妙,那幽静氤氲的遍地风景,都成为我们心旌摇荡的记忆。每每凝神那些静谧世界里人天大美的照片,都让我思绪纷飞:什么是生命之清修?什么是“为无为,则无不治”?也许,在草堂古树下与寂空明月对坐,你就会掸拂这一层心的蒙昧;也许,在草堂亭子间翻一册古卷经籍,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生命要与苍天“合一”。明白后的你,站起身来,会心一笑,拍拍身上的污杂、烦嚣、腐气,怀揣一腔清爽、智慧,重走滚滚红尘……
这时,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草堂,最是一个心灵愉悦的去处。
你同时会理解,理解那些年轻生命结庐于此的初心和真义……
梅洁/文
乔全德/摄影
2017.6.15 于北京建西苑
- END-
标签: #现代竹木结构学习通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