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屯南部新城鸟瞰(效果图)
范家屯规划馆外貌
见到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党委书记赵龙举超星学习通魅力科学答案,他正在和范家屯聘请超星学习通魅力科学答案的总顾问、吉林财经大学教授安明友通电话,商量给3个村贷款的“方式问题”——“忙”还是他的主旋律,打电话的语速也比别人快0.5倍。
放下电话,赵龙举笑着对记者说:“一天到晚不得闲,却也不白忙活,超星学习通魅力科学答案你看2015年末的成绩单,全镇财政收入4.5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3.8亿元,足足增长了5倍多。”
5年增长5倍多超星学习通魅力科学答案?
赵龙举看出了记者的疑惑,接着说:“这得益于科学的战略定位、明确的战略路径、翔实的战略规划、得力的战略保障。有了这一系列‘战略’做引领,才有了5年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记者:听说更大的变化出现在“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以后,是这样吗?
赵龙举:是的,自从2013年范家屯被确定为全省两个“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之一,享有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之后,我们可以说是既放开了手脚又雄心勃勃,把范家屯镇全面建设成小康的中等县(市),成为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强力引领。
记者:“十三五”这5年对于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意义?
赵龙举:“十三五”是实现目标非常关键的5年,必须夺取阶段性的胜利。按照《范家屯镇“十三五”规划纲要》,到“十三五”末,范家屯主要发展指标将取得重大突破,社会生产总值年增30%、突破12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增20%、达38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20平方公里;全域人口20万人,城镇化率达85%;产业结构布局科学并具较强竞争力,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板块蓬勃发展,三产比例为10:50:40,形成“一产精良、二产强大、三产繁荣”的产业格局;实现镇域经济向县域经济的成功跨越,城市规模、城市品位、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记者:一个区域的发展,定位很重要。范家屯镇的定位是怎样的呢?
赵龙举:范家屯镇紧邻长春,是机遇也是挑战。范家屯镇的定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打造长春卫星城”。我们要科学地分析与长春的关联与不同,避免与长春同质化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
按照“以对接寻突破、以错位求生存、以融入谋发展”的长春卫星城建设思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动与省会对接,2016年实现硅谷大街与长春全面无缝对接,彻底打通融入长春的城际快速通道;在产业发展方面以服务长春为导向,以“接链条、补短板”为突破口,追求产业发展的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
举个例子来说,长春的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而一汽紧邻范家屯,如果我们也来做整车,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我们选择为一汽做配套,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这就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存空间。
就因为有了这样的定位,范家屯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南部新城和东部新城,着力改造旧城,将其打造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包括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大学城、明珠湖欧洲风情小镇、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
记者:现代服务业是“无烟”产业,会带来巨大效益,范家屯的“卫星城”大有可为。
赵龙举:在产业选择上,可以用“三化”来概括:一是合作化,依托长春市打造汽车产业储备基地,采用合作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二是规模化,提升企业规模,强化大、中、小企业分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三是国际化,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做大规模,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战略引领,规划先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规划是关键。范家屯镇在规划上有什么特点?
赵龙举:一是“四规合一”。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对范家屯镇《总体规划》、《控详规》、《城市设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进行了全面修编,将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这四项规划融合,纳入“一张规划蓝图”的编制,使城市的发展定位、功能区划、产业支撑、特色风貌等都有了科学的规划,并搭建起信息联动平台和协调机制。
二是空间布局明晰。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品质经营”的城市发展理念推进下,我们提出了“一水、两翼、三城、六区”的空间布局。
“一水”就是依托新凯河、杨柳河、城市内河、平洋水库,以及地下温泉资源等镇辖水体水系,突出“依水塑带”的基本理念,集中打造“滨河亲水、特色宜居”现代服务业景观经济带。
“两翼”就是以国道102线为主轴,向北拓展以汽车配套产业为主、新型建材和现代物流产业为补充的工业发展翼;向南拓展以文明发达、功能完善、幸福宜居为特色的城市发展翼。
“三城”就是自北向南排列的三个城区组团,即依托区域内的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的“汽车产业城”;依托现有老城区改造建设的“魅力老城”;依托硅谷大街范家屯段两侧开发建设的“硅谷新城”。
“六区”就是按照主体功能划分的六个功能园区,主要包括硅谷行政商务区、国际物流园区、温泉主题社区、硅谷科技产业园区、工业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记者: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中等县(市)目标,还有一个发展路径问题。范家屯镇确立了什么样的发展路径?
赵龙举:范家屯的发展路径,就是“两推进”——推进全域城镇化,推进全域农业现代化。
推进全域城镇化,目前就是解决三个问题:按照“土地向规模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增量问题;把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投放到主城区黄金地段,通过土地开发和土地融资等手段,取得政府收益最大化,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把获取的建设资金,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建设农民新型社区,解决农民进城转移安置问题。有效解决三个问题,基本实现“土地、资金、人口”三个平衡。
推进全域农业现代化,根本途径在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土地规模化的根本在于土地流转,把大量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要实现土地流转,对于范家屯来说,最好的途径就是城镇化。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盘根交错,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才能把粘连在土地上的农民剥离出来,推动土地集中。
范家屯镇现有18个行政村、11600户农户,耕地面积12853公顷,村庄面积1830公顷。目前,平洋村已经实现整村搬迁和整村土地流转,全村537公顷土地已经流转给恒昌公司,盘活建设用地指标84公顷。随着平洋农民新型社区的全面入住,范家屯农民整村进城的大幕正式拉开。接下来,香山、十家子、铁南、孟家等村的村民,也将陆续迁入新型社区。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我们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就是“土地银行”,这是范家屯镇政府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15年12月29日,吉林省范家屯城乡一体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下设5个子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土地银行”,具有融资、投资和项目建设功能。总公司向每个村投资,每个村以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成立农工商总公司,流转农民的土地来集中经营。“土地银行”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政府收益最大化,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记者:目标、规划、定位、路径都有了,保障措施呢?赵龙举:保障措施,首要一条是项目建设。项目是税收的载体、工作的抓手、发展的标志,一个重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发展引擎。
从范家屯自身条件看,核心是围绕服务业上项目。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利用毗邻一汽的优势,发展工业设计、产品研发、汽车后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利用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南北大通道节点的优势,发展物流业;作为中国玉米之乡,围绕农产品收储加工、运输销售、品牌推广以及农技服务等关键环节,发展新兴业态。
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我们全域接壤长春,将全力打造长春都市圈的养老基地、观光农业基地、休闲农业基地、体验农业基地、绿色有机食品供应基地;在产业工人、商品零售、环卫保洁、家政、护工、月嫂等方面,我们既有庞大的从业队伍,又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新兴服务业方面,我们的温泉资源和农业旅游采摘资源独具魅力,将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金融、大数据、互联网+、服务外包等业态也潜力巨大。
围绕服务业上项目,重心是“税源型”。例如,欧亚商超的启动会拉升南部新城相关服务业发展,增加税收,也会推动现有第三产业的重新洗牌,我们要给予重点扶持。同时,加快国际物流港项目的高位运作,年内启动一期工程,为下一步项目铺开打好基础。
保障措施的第二条,是简政放权。范家屯镇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把财政、国土、住建、农业、社会事务、公安、城市管理、党政群团等方面的县级管理权限和职能,已经基本下放到位,做到“权责统一、简化审批、优化服务、提高效率”。
保障措施的第三条,是作风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我们从强化班子建设着手,精心组织村级三委换届选举工作,科学调配机关各部门干部配置,强化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注重学习培训和能力提升,每个月至少安排一次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培训。科学设定绩效考核奖惩办法,让一线干部能够多劳多得,调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对慵懒散奢吃拿卡要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虚作为,实施问责,体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孬不一样。牢固树立建设中等县(市)先从机关建设起步的意识,消除膨胀心态和消极情绪,激活敢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正能量,保持勇气锐气朝气,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
保障措施的第四条,是基层党建。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服务功能。范家屯镇的18个村,今年新建了两个部,扩建了4个村部,改建了10个村部;成立了平洋中心村党委,完成了34个基层站所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一张蓝图稳稳绘就,一幅长卷徐徐展开,扩权强镇将托举起一座新城超星学习通魅力科学答案!新的5年,新的愿景,我们期待着。
责任编辑:赵志野
标签: #超星学习通魅力科学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