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临汾会馆获新生 将成京城首座会馆历史文化陈列馆
前几日去北京超星学习通中国党史答案,看到沦为大杂院超星学习通中国党史答案的原北京临汾会馆重新获得了新生,值得庆贺。
商人会馆,是过去同籍同业商人为维护既得利益,巩固已获得超星学习通中国党史答案的商业阵地,相互提携,互相帮助,协调商号之间、商民之间的关系,在各大城市设立的联络友谊、交流信息、行业自律自保、排忧解难、聚会议事、娱乐的场所。曾有统计显示,全国各地在北京的会馆共有386个,其中山西有38个,临汾有20多家。
北京临汾会馆比较有名的是超星学习通中国党史答案:
01/临汾东馆
位于草厂三条西打磨厂街路北,为二层小楼,也称为临汾乡祠。系明中叶临汾纸张、颜料、干果、烟叶、杂货五行商人共建。
02/临汾西馆
位于前门外廊坊三条18号,为临汾商人所建。光绪时破旧后,“六必居”、“万全堂”等有名的老字号曾捐资重修。
03/临襄会馆
位于晓市街138号,为临襄两县粮、油、盐、醋和日杂商共建。此外还建有山右会馆及平水义园等多处附属场所。
04/吉州会馆
为明代吉县商人所建,当时称同乡会馆。2009年北京市按历史风貌重修竣工,现已成为前门规划展示中心。
05/平阳会馆
位于小蒋家胡同路东,为清初平阳府临汾、洪洞、曲沃、襄陵等28县兴建。馆内戏楼因蒲剧名伶郭宝进京献艺为慈禧太后所赏识而建。戏楼建造特殊,为民间不敢僭用的宫廷式建筑,顶部有方形孔道,演员可上下升降,犹如故宫的漱芳斋和颐和园的德和园。装饰精美,绘画别致,艺术水平远远超过湖广、安徽会馆的戏楼。由于它在中国戏剧史上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新中国成立后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6/襄陵南馆
虎坊桥东北五道庙路东24号。始建于乾隆16年(1751年),馆内保存有《襄陵会馆碑记》及《重修襄陵会馆碑》。
07/襄陵北馆
在前门外西河沿余家胡同路北,门牌4号,始建于乾隆年间。馆内存有民国4年(1915年)《重修襄陵北馆碑记》。
08/平阳府太平会馆
在南横街小珠营南,旧置高庙一所,庙宇3间,后又在庙西南建财神祠一座,购苇田数亩作为太平在京乡人的仪馆。馆内存有四块重修、重建《太平高庙碑记》。
09/晋太会馆
平阳商人为解决日益增多的平阳在京商人及平阳赴京应试者的居住困难,20余家同乡商人,历经数年,在北京百顺胡同集资建了这一堂宇宏深的晋太会馆。
此外,平阳襄陵商人还在铁树斜街建有“山西襄陵会馆”一座超星学习通中国党史答案;襄陵太平商人在菜市口胡同和顺德馆夹道建有山西太平会馆两座;襄陵商人还在虎坊桥南南下洼子建有会馆性质的襄陵公所,俗称“三官庙”;翼城商人在虎坊桥建有翼城会馆,在前门外小蒋家胡同建有晋翼会馆;在虎坊桥路北和新开路西各建有曲沃会馆;在鹞儿胡同建有浮山会馆;菜市口西路南建有洪洞会馆。此外,平阳商人在天津、江苏、通州、太原等地也建有会馆。
随着时间的推移,沧桑变迁,绝大多数会馆或破产或变卖而消失于人间,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临汾会馆(东馆)同样也没有逃脱湮灭的命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商务总会成立后,各行商人以行业划分各自组建了行业商会,临汾东馆和其他会馆一样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此后便逐渐被蚕食沦为居民大杂院。
2015年,为了抢救逐渐消失的民族遗产,北京市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首先对临汾东馆30多户居民进行了清退,然后邀请了有关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单元划分、大纲撰写等。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对临汾会馆进行了修缮,建成了“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内集中展示了北京会馆的产生、发展、辉煌、建筑特色、文化特征和当今保护利用等情况。今年3月开始布展,近期已对外开放。
走进馆内,仍能看到多处历史遗存。第二道门木质的门框、门楣上“紫气东来”四个大字以及中殿屋顶上面的“金龙和玺”彩绘、金蓝两色双球图案仍然依稀可见。后殿还保留有康熙年间的两块牌匾。在中殿的东西两山墙上,还留有清乾隆、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石碑上的文字显示了当年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佐证了会馆存在的价值。
临汾会馆是北京市对商业会馆遗存保护再利用的尝试之一。今后,仅前门地区遗存的35处会馆,逐渐进行修缮后活化利用,这里将打造成为戏剧产品孵化与展示基地。
标签: #超星学习通中国党史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