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中国茶道答案2021)

admin 2 0

  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号晚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一件南宋建窑油滴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最终以1030万美元落锤成交,加上佣金以当日汇率折合约7807万元人民币。由此,创造了全新的建盏拍卖世界纪录,远远刷新了2011年在伦敦创造的约合近1200万元人民币的建盏拍卖世界纪录!

  这一个小茶盏,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新纪录呢?

什么是建盏?

  

  建盏,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是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宋代斗茶成风,文人咏茶成趣。由于斗茶最讲究斗色,宋代饮用的多为半发酵的茶,泡出的汤色越白越好,为了比较出汤色的青白和茶沫的持久,黑釉茶盏成了最佳选择。因此,黑釉茶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此也兴起了不少专门的瓷窑,其中以福建闽北的建窑最为著名。

  

  

  由于福建闽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建窑所产的黑釉茶盏,采用的是闽北地产含铁质较多的红、黄壤土等粉碎加工后而制成,所以也造就了“建盏”釉面纹理的不同,从而备受宋代茶人推崇。

  建盏,因茶而生的碗

  

  宋代建窑所烧油滴盏,本来产量就很少,存世的完整器更加罕见,文化价值、收藏价值都毋庸置疑。如今,最好的建盏也大多都被藏于日本,被列为日本国宝级文物。

  在日本,建盏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天目碗,天目来源于中国的天目山,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

  当时,天目山的禅寺把中国名器“滴油碗”作为供佛神器使用,而它独特的魅力也迷倒了到中国留学、去天目山参禅的日本僧人,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他们把许多“滴油碗”拿到日本,并起名为“天目滴油碗”,而“曜变天目碗”更为珍贵。

  目前,日本的四件国宝建盏中,有三件是曜变盏,分别收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京都的大德寺龙光院,还有大阪的藤田美术馆;其余一件是油滴盏,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中国茶道答案2021)

  

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藏于大阪藤田美术馆

藏于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自从茶叶传到日本后,迅速在日本兴起一股饮茶之风,茶道也开始广为盛行,作为茶道中的茶器具,更是一器难求。

  于是,日本人多次前往中国学习制瓷、窑业等技术,陆续开始仿造,并逐渐发展。

  从镰仓至室町(1336—1573)时代,日本出现了著名的“六大古窑”:濑户、常滑、信乐、越前、丹波、备前,并成为当时各地的制陶中心。

①信乐 ②丹波 ③备前 ④濑户 ⑤常滑 ⑥越前

  ▌日本陶瓷之首:濑户烧

  如同英语中的“China”就是瓷器一样,在日语中的“濑户物”就是指陶瓷。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地区爱知县的濑户市,名古屋的东北方向,拥有大量的陶土和高岭土,是得天独厚的制陶资源。

  饮茶之风的盛行,导致从中国输入的茶器具供不应求,因而从室町时代中期,濑户烧即开始制作茶罐等茶具,专供贵族之需求。濑户也以仿效中国的青瓷及天目烧而生产使用灰釉(黄 濑户釉)及黑饴釉(天目釉)的贵重工艺品。销售陶瓷的商店都被日本人称作“濑户物屋”。

  1977年,“濑户烧”陶瓷被日本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不用釉料的常滑烧

  常滑古窑位于日本爱知县的常滑市。因常滑市靠近伊势湾,优越的生产环境和海运条件,使之成为日本中世纪产量最高的陶瓷产区,也是日本六古窑中最古且规模最大的窑。

  这里自古就以烧制大瓶子、大坛子等日用杂货而闻名。桃山时代开始生产茶道用具。到了江户时代,人们巧妙地利用当地陶土含铁量多的特点烧制出了朱泥烧、白泥烧、火色烧等陶制品,奠定了现代陶制品的基础。

  “常滑烧”起初在烧制时全然不用釉料,其技法被称为“自然釉”烧制法。曾因烧制陶管(如排水管、烟囱等)而名声大振,如今,还因为采用“朱泥”(红褐色粘土)制造陶器而闻名。

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中国茶道答案2021)

  1976年,“常滑烧”陶器被日本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返璞归真的信乐烧

  滋贺县甲贺郡信乐乡是信乐烧的发祥地。其特点可以用“绯红色”、“自然釉”、“焦痕”、“雹眼”等来概括,这也是判断其品质的标准。

  信乐烧以当地盛产的红松作为烧窑的燃料,这些木材燃烧后产生的灰覆盖在陶瓷表面,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自然釉。因柴灰覆盖不均匀,厚薄不一,陶瓷上会留下浓淡不同的焦痕。

  信乐粘土属于典型的玄武岩风化的一次粘土,原土颗粒较粗。正是各种粗细不同的粘土,造就了信乐陶多样的面貌,充满了返璞归真之感。

  

  ▌质朴的越前烧

  海岸线坚实的石壁,抵挡住了来自北方汹涌的风浪,保护了这片离日本海最近的陶艺净土,位于福井县宫崎地区和织田地区的越前古窑。

  越前烧以生产陶罐和瓮为主,成品多为茶褐色。古朴天然,形态厚重。高温烧制后,薪灰自由地流布在陶器表面,随意,浑朴,带着大地的特征。古越前最大的特征是在装饰上,主要有印纹、篦纹和刻纹三种纹饰,其中多集中于肩部的押印是最突出的特点。

  1986年,被日本通商产业省(现在的经济产业省)指定为“传统工艺品”。

  ▌日本民艺派的代表:立杭烧

  立杭古窑现金还有60多个窑分布在田町上立杭、下立杭及釜屋地区。

  立杭烧从安土桃山时代末期,因为丰臣秀吉出兵朝鲜半岛,从朝鲜带回了陶瓷工匠,进而带回脚踢式辘轳等制作陶瓷的新技术,并且改将窑建在倾斜的坡上,名为“登窑”(一种倾斜式的窑)。也因为京都文化和美浓烧的影响而开始使用灰釉和铁釉替作品上色,利用釉药和窑中松柴灰产生的窑变,形成名为“灰被”的独特颜色和花纹。器表上基本没有什么纹饰,大多是粗粗地挂一层自然釉,静逸中透露着原始的野性。

  立杭烧于1978年被日本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落地不碎的备前烧

  备前古窑位于日本冈山县备前市以和气郡伊部为中心的地区。

  备前烧所使用的陶土取自于稻田里的泥土,含有很高的铁成分。因此陶器在12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烧几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致密度极高,又有“落地不碎”的美誉。

  备前烧与其他古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以釉色取胜,而是追求泥土浓厚的韵味与力量,器表无釉、无绘彩,全靠火焰和手艺烧制。冈山的备前烧还在坚持使用“登窑”烧陶,更坚持一定得用“赤松木”当燃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 利

更多详情,更多福利

后台发送关键词“茶旅”

欢迎调戏小编??

  本号今后会逐渐减少推送,更多精彩将在《说茶》服务号?上呈现!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我们!

标签: #中国茶道学习通答案期末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