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4.创新创业活动
活跃的创业氛围是东湖高新区“互联网+”生态发展的催化剂。
4.1 创业活动场次与区域
2016年全年创业活动突破560场,日均1.6场,高校成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6、7、11月是活动高峰,投资创业和论坛分享成为最热门的活动主题,6成以上创业活动集中在高校和大学科技园。
4.2 青桐汇
2015年引进人才千余人,围绕六大领域的“3551光谷人才计划”占比超过八成,光谷“青桐汇”在2016年继续发挥重要影响力。
4.3 楚才回家
4.4 其网络创业学习通答案他行业亮点
2016年东湖高新区创新创业进程如火如荼,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亮点频出。2016年,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旨在形成千亿元产值规模的物联网战略性产业。2016年10月,210名中外“黑客”决战武汉光谷,46支队伍闭关编程32小时。
中国光谷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在武汉召开,微软、英伟达、平安科技、旷视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受邀出席。 湖北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在武汉光谷启动运行、300平米保税区、服务全球、24小时贸易、通关和物流数据交换服务。
5.投融资活动
5.1 创业风险股权投资及管理机构数量
武汉股权投融资机构持续壮大,东湖高新区各类金融机构为互联网创业提供网络创业学习通答案了资金支持。2015年,武汉股权融资机构529家,年均增长率78%, 东湖高新区大量的金融机构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一定资金支持。截止2015年,东湖高新区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共1821家,其中,科技金融机构数量超过1000家,占比超过50%。
完善的孵化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持。东湖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数5年增长3倍,新注册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33%。
5.2 投融资总量和分布情况
2016年,武汉企业在TMT领域获得投融资总额突破30亿元,其中八成流向东湖高新区。东湖高新区的电商、健康医疗、智能制造、泛娱乐等成为最受资本热捧的领域。投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但对比武汉整体市场,东湖高新区获投项目更成熟。
2016年武汉融资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项目共27个,其中东湖高新区17个,占比超过6成。从细分领域看,游戏、电商等领域热点频出。
5.3 投资人观点
投资人看好武汉创新创业环境。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在公开场合表示,“武汉生态很繁荣,还有一些原创,而且部分人工智能企业还能跟国内BAT公司在同步轨道上思考,寻找投资机会,应该到武汉来。”
先锋基金管理合伙人郭勤贵也指出,“武汉创业团队的创新绝大部分是技术创新,且有相应的产业和市场基础,体现了武汉整体创新创业水准。”
投出了滴滴、饿了么等明星独角兽企业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则认为,“从长远来看,武汉肯定会有更多机会。因为现在北上深房价太高了,很多年轻人实际上更希望往内地发展。武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有较大的比例留在武汉,而不是跑到北上广深。互联网最主要的就是人才,只要人才愿意留在武汉,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愿意把总部或分公司搬到武汉来。”
6.总结建议
总体来看,东湖高新区“互联网+”生态效果显著。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和特色项目,还产生了一批潜力科技企业。但仍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第一、优势产业不明显,城市吸引力相对不足。生物医药、基因测序、智慧医疗等产业蕴含着万亿级的市场空间,也是东湖高新区的优势产业。但2016年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榜单中,东湖高新区在上述领域并未上榜。针对这一点,未来相关部门要大力引进和扶持相关领域优势企业,推进重点项目的引进和培育,通过“互联网+”优秀项目的示范作用,为同类企业发展树立标杆。城市特色部分,武汉已经形成了泛娱乐产业特色,诞生了像阅文集团、斗鱼直播、两点十分动漫等一大批优秀互联网企业。接下来需要打造独特城市名片,一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关注,另一方面激发本地市场的活力和信心。
第二、中小企业发展动力不足,明星企业缺乏。中小企业既是互联网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互联网重要的服务对象。但从光谷统计信息网的数据看,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大企业拉动,中小企业后劲严重不足网络创业学习通答案:数量占比仅19%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贡献了26%的收入。数量占比仅13%的收入上亿的企业,贡献了96%的收入。数量占比仅3%的千人规模以上企业,贡献了75%的收入。因此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下一步“互联网+”生态发展的重点。另外,尽管武汉已经形成了斗鱼等特色企业(武汉“四小龙”),但仍缺乏BAT级标杆性企业。因此,未来应在优势企业中选择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培育。
第三、中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存在问题。一方面,过去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不高使得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本地人才中,一是武汉本土的公司规模小,业务流程不专业,导致本地人才对于行业的规则、业务流程、竞争情况以及个人努力方向等没有清晰的认识,职业化程度缺乏;二是缺乏足够的项目经验和锻炼的机会,没有良好的试错平台,人才历练不够等,这也导致本土企业在招聘高端人才时比较困难。未来在人才引进方面,应继续立足互联网人才需求方向,完善人才回流渠道,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倾斜力度,继续开展“楚才回家”工程,让更多在外地的武汉优秀人才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合伙人,有更多了解武汉、回归武汉的窗口和通道。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留住并培育本地人才,定期组织“互联网+”企业的人才交流活动,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技能培训,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提高整体人才水平。
第四、投资环境和资本不足。目前武汉的投资环境欠佳,资金面较紧张,投资机构的动作较少。一方面,和行业环境有关,国内大型的投资机构投在北京地区的项目约占60%,而对武汉等城市的战略布局并不是其重点。另一方面,本地的上市公司更加关注自身企业,并没有孵化创新项目的动力,这就需要当地政府有所行动。首先,政府部门的观念意识要改变,在引进资本的同时也要鼓励资本走出去。其次,对重点企业要大力支持,将资源有侧重点的倾斜在优势企业上,比如对企业提供补贴,创造城市整体的互联网氛围。
第五,互联网产业生态氛围欠佳。当前,东湖高新区互联网产业生态氛围不浓,企业间各自为战,资源利用存在不足。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让企业之间共享。同时,定期举办线下活动,组织企业层面的交流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企业间的互联互助,共铸“互联网+”生态。
来源:光谷互联网十
资讯为梦想加分网络创业学习通答案!本文由光谷众创门户网站“光谷创+”平台发布,原文链接:https://www.cplus.cc/create/news/info/id/20170706082829f0b5126cb4644acebc.shtml
标签: #网络创业学习通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