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续液相混炼工艺新技术世界领先学习通ab级答案!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于8月1日在北京对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轮胎用合成橡胶连续液相混炼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在听取了成果完成单位所作汇报后,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发了合成橡胶/白炭黑连续液相混炼工艺,制备出达到欧盟标签法规AB级且高耐磨性的绿色轮胎,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由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担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副会长许春华和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原会长鞠洪振承担,联合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的专家共同组成阵容强大的委员会。
此项目由怡维怡橡胶研究院的王梦蛟博士提出,开发高效的分散、凝聚工艺及装置,显著提高了白炭黑分散性及白炭黑-橡胶的补强效果,获得高性能轮胎用橡胶材料,此材料被国际知名期刊《国际轮胎技术》称为“液体黄金”,目前相关核心技术已经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件,美国发明专利1项,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这种材料在仅作为胎面胶使用、原有轮胎结构和花纹并未改变的情况下,据世界权威汽车测试认证机构IDIADA的认证可知,抗湿滑性能达到欧盟标签法规A级标准,滚动阻力指数达到欧盟标签法规B级标准,与采用干法混炼所生产的国际一线品牌绿胎相比,所制备的绿色轮胎抗湿滑性能提高10%以上、滚动阻力降低13%以上、耐磨性能提高30%以上,轮胎综合性能指标即达到了当前世界最高质量等级,同时该技术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一种能够同时改善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能并使各项指标都达到最佳水平的轮胎胎面胶料。同时通过该项目研发连续液相法制备橡胶复合材料技术,可实现炼胶工艺节能20%以上,满足学习通ab级答案我国橡胶轮胎行业对于高性能轮胎材料的迫切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乔丕亮 但璐璐)
王梦蛟博士简介
王梦蛟,196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同年加入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从事橡胶老化、硫化、补强的研究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总工程师。王梦蛟于1984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此后曾赴美国阿克隆大学、德国橡胶工业研究所进行研究并为Degussa 公司聘为髙级科学家。1993年王梦蛟加入美国Cabot 公司任髙级资深硏究员,任首席科学家(Scientific Fellow),于2009 年退休。现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及怡惟怡橡胶研究院院长。在49年的橡胶研究生涯中,王梦蛟发表了约140 篇科技文章和9 本专业书籍的有关章节、参加编著了7 本橡胶专业书籍、主译出版了5 本有关橡胶的专著、并拥有38 个美国专利及与其相应的19 个国际专利。曾为美国《橡胶化学与工艺》杂志编委会委员,北京化工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的客座教授及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2006 年为表彰王梦蛟在橡胶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聚合物-填料相互作用及对橡胶动态滞后损失、摩擦及磨耗机理研究方面的贡献,美国化学学会橡胶分会授予其Melvin Mooney 杰出科学技术奖,并命名其为该学会的终生荣誉会员。
标签: #学习通ab级答案
评论列表